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二十三章 江北青禾耕耘起,蓑笠烟雨仓满期

骆马湖的夏日,风凉里多了稻饭鱼羹的景象。

插秧是江苏这个省夏日农民必须要完成的使命,因为错过了这个季节,秧苗的生长期也就不利于秧苗发颗。现在科技发达了,人工生产劳作的质量也提高了,人民的智慧也聪敏起来。袁隆平爷爷的杂交水稻研究成果,也让老百姓的收益越来越多,让粮食丰收,满仓。人民不怕挨饿。胡和温两位大人提出的农民种地补贴政策,提高了人民种地的积极性,同时也解决了农民种地难,赋税徭役税多的困难,减轻了农民身上的负担,让老百姓热爱生活,开心种田。

傅远博是从饥饿那个时代生活过来的,对于国家的政策实施是能够体会到,也是明白这些年我们的国家富强起来,人民温饱问题解决了。他感恩这个时代,这个盛世中国。

他那个年代,能让一家温饱,能让傅雷考上大学,就是自己最大的梦想了。他知道自己文化知识少,所以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走出宿迁,到外面的大城市去看一看,见见世面。

自己的一辈子已经被泥泞绊住了脚,难道再让自己的下一代也重蹈覆辙吗?

傅远博对年轻的傅雷道:“就算家里砸锅卖铁!俺也要培养一个大学生出来!不为别的,就为老傅家能出来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也算是俺老傅家光耀门楣的大喜事了。多喂几头牛,多养螃蟹和鱼,哪怕面朝黄土背朝天也心甘情愿!因为我这一辈子已经这样了,我不想俺的儿也像俺一样在泥泞里挣扎着。只要他能读书出人头地,俺就愿意挣钱供他上大学。”

听着爷爷说的话,傅里从爷爷的言语之中明白那个年代上学是多么的困难,家庭条件有多差。虽然家里艰苦,但是遇到一个有明志的爷爷是很重要的,而且思想开明,知道学习是更容易改变一个人的命运途径的,也明白这个方法是对于当时来说的家庭唯一能够改变这个家庭命运的一件事情——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安排方式。

要说老傅家穷!倒也说不上特别的穷,不过对于家庭的未来来说,光宗耀祖的唯一途径就是家里出个大学生。那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也是那个年代人们对“大学生”这三个字含金量的重视程度很高。

傅里听着爷爷说的话,似乎爷爷现在回忆起来是幸福的感觉,而今在这个衣食无忧,国家富强和谐的新社会里。

这个季节也正是夏芒,麦收插秧交替的农耕时节。正是江北青禾耕耘起,蓑笠烟雨仓满期。

六月雨打湿在蓑笠上,握着一把秧将稻草绳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